法拍百科

何以《安家》唯有《买房》,吃再多饺子没房也冻耳朵

活动来源:瀚海法拍网   |   发布时间:2020-03-23

电视剧《安家》落下帷幕。这部剧收视如虹,也贡献了各种各样的热议话题……有人看的是职场关系,有人看的是男女恋情,当然,大多数人更在意“何以为家”。

家,首先得是一套挡风遮雨的房子。

对每一个漂在北上广深的青年人来说,房子就是根。没有房子,人生就是水上的浮萍。那些常年租房,并像蚂蚁一样不停搬家的人,做梦都想在北京在有套房、有个家,哪怕是在五环之外。 

现实永远比电视剧要残酷而真实。

偶像剧演员在云端上俯视众生,他们无法理解,普通人的“安家”梦想就是一次豪赌。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双手攥着父母的养老钱,以及自己一辈子的人生规划,希望用一套房来换取未来所有幸福。

《安家》没告诉你的,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第七集“买房”全景呈现——无奈、怯懦、彷徨、憧憬、奋斗……或许,这就是每个人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道人生难题。在大城市,有志青年最后都成了“百万负翁”,从此过上为房子打工的生活。

01 吃再多饺子,没有房也冻耳朵

27岁黑龙江女孩闫晶,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北京做英语老师。

比起很多人的犹豫不决,不切实际,她果断很多。工作后,她租住在16平米的出租屋,每天连上八节课,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她这么拼,只因她有个买房的目标。

她说,买套房,就像给人生穿上一套盔甲,压力再大也比漂着强。租来的房子,始终不是自己的,就连在墙上钉一颗钉子,都要经过房东的同意,想放肆的底气都没有。

这也是很多都市青年的缩影,闫晶不过是在重复一条看不到头的道路。对他们来说,什么都不如房子靠得住。下定决心后,她开始奔波于各大中介,精读各种购房政策,终于买入一套60平的小房子。首付敲定下来,花了220万,由父母和男友的父母预先代付。

集合两家之力,凑够一套房子的首付,在北京算是常规操作。房子合同签下的那一刻,闫晶算是落地了,她在北京有家了。不大,但对他们来说,够了。有了底气的那一刻,闫晶辞职了……也许,穿上“盔甲”的她,终于可以重新选择新的工作。她需要更多的钱,去设计更好的生活。

和闫晶一样,想在北京安家的,还有北漂六年的房屋中介,黄昆仑。他是个优秀的中介,服务客户随传随到,一天看20多套房子也不在话下。累到崩溃的时候,一声不吭忍着,咬紧牙关继续前行。因为身后空无一人,买房——只能靠自己。

受疫情冲击,中介行业一房难卖。房东可以等,黄昆仑等不起。他主动帮业主拿快递、收拾房子。他相信,只要对业主好,他们买卖房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或许迟早有一天,他能如愿安家。 

这就是普通人在北京的买房图鉴。每个人在这偌大的城市,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容身之地,去拼尽全力。

02 房子驱动生活

买或不买,它都在那里

《2019全球生活报告:城市指南》的城市住宅均价排行榜上,香港住宅以1235220美元(约850万人民币)夺冠。上海、深圳、北京两座城市位列第五和第九,全球住宅价格最高的十大城市,中国占了四座。

房子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不言而喻。没有房,如何才能安家。但房价早就跑赢了我们工资。买一套房,对大部分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就是“夜空摘星”式的童话。尽管缥缈,但每个人都在踮着脚尖使劲尝试。 

受疫情影响,北京房价下降但仍在单价4万以上

以北京为例,据《北京人口蓝皮书·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2015年以来,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规模不断下降,2018年为764.6万人,2016年至2018年较上一年比较连续三年呈现“负增长”,可推断2019年的常住外来人口保持在800万左右。

这其中,北京每年有大约24万大学毕业生。不过,在一线城市接受过最好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如同顺流入海的鱼群,很难再回头接受江河湖泊的寡淡。因为他们的下游,不仅没有大悦城、艺术展、音乐节,更缺乏让人不断学习的气息。

新京报《八城市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显示,6成毕业生会选择留京工作。 

但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即使来到北上广,也不一定是北上广人,有了房才算是迈过了一只脚。就像闫晶一样,一套房是她留在这个城市的全部寄托。没有房,始终是个陌生的过客。以800万外来人口的基数去计算,这些人中有一定积蓄,同时满足五年社保的人数即使只有百分之一,换算一下也是8万套的购房需求。

而在北京拼搏的毕业生们,如果人际关系和工作资源都在北京,想留下么,答案也是肯定的。继续沿着人生轨迹探寻,在北京,每年有6.5万套婚房需求。

一段婚姻里,婚房带来的仪式感和安全感,远比钻戒大。多少人都秉持着一个想法:没买到房子之前,绝不结婚。2019年,北京市民政局公布的《2019年社会服务统计季报表(三季度)》报表显示,前三季度,北京结婚登记98944对,推算下来2019年在北京登记结婚的夫妇有13万对。

除去部分本地家庭和买不起房的情况,假设二分之一需要准备婚房,也就是6.5万套婚房需求。而每一套婚房背后,是三个家庭的努力,掏空三家钱包买个首付习以为常。北京市2019年的新增小学生达到了17万名。

即使无房裸婚,但孩子却很难逃过无房上学。那这新增学生的背后,又捆绑着多少个焦急置房的家庭。购房需求的稳定增长与限定数量的房子一同构成了当今摘星般困难的购房局面。在这种大环境下,无论哪个城市,初入社会、远还没到那个阶段的年轻人神经紧绷,一切朝房看——

买房要趁早,留出房价上升的空间,否则一不小心就被电视剧所击中——《蜗居》里40万一套,转到《安家》已经上涨到每平6.5万。 有房才敢提出结婚、期盼等孩子需要落实教育那天,他们已经一套换一套地,为孩子寻来了一张学校的入场券。现实就是这样——很多年轻人从步入社会伊始就主动给自己套上枷锁,哪怕希求的只是五年后、十年后的一个可能性而已。

03 被房子绑架的人们

当年《蜗居》播出后,面对“贩卖焦虑”的批评,导演滕华涛打了个太极:“一个社会在30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更想探讨的是,既然你活在当下,你会选择做哪一种人?”

面对这样的疯狂和挤压,人的选择看起来是多种多样的。有人狠狠心抛弃了在一线城市打下的根基,放弃了以前十几年的奋斗,退居二线寻找生活的质量;有人“无房也无妨”,干脆一辈子租房也能过,四海为家,才不用被这些十年后才见其果的枷锁牵绊。

然而人们真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吗?今天的房子,早已不单是睡觉的地方,还附加着类似户籍、升学等不可缺少的权益。同时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依然拥有最朴素的观念,就是渴望家庭和孩子,想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房产,去过最传统的安定生活。

面对这样的时代,大多数人并没有逃避和议价的权利。他们咬咬牙、掏空父母一辈子的积蓄,在成为房奴之后,终于过上一分钱掰三瓣花的成功之路。买房之前,生活被“要买房”驱动……买房之后,生活被买来的房子改变。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房子宛如蜂巢,穿梭其中的人啊,忙忙碌碌,为一套房子疲于奔命,哪里停得下来。(中国互联网电视

瀚海法拍网:https://www.fapai.cn/整理发布!

注册登录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瀚海法拍网用户使用协议》《瀚海法拍网隐私政策》

立即登录